第(2/3)页 瓦剌被灭,马哈木被生擒,答里巴汗与马哈木幼孙伯颜早在几年前便率领瓦剌残余势力一路西迁,或许将来可能会化身上帝之鞭;鞑靼此战后灭亡,阿鲁台投降,阿岱汗死于战场。 漠南漠北,再也没有大的反抗势力,只余下那些一盘散沙的小部族,以后也将会慢慢同化掉。 但蒙古三部,兀良哈三卫还盘踞在大宁东北方向。 七月底,明军还朝途中,特意绕行兀良哈三卫领地,脱鲁忽察尔盛情款待,明军在此地举行了盛大阅兵。 阅兵过后,脱鲁忽察尔、阿札施里和海撒男答奚达成共识,联名上表请求内附,永乐大帝再三推拒之后,“迫不得已,勉强”答应下来,脱鲁忽察尔、阿札施里和海撒男答奚及三卫中贵族头人皆获赏赐大量金银,敕封世袭官职后,迁居长城之内,江南繁华之地。 而兀良哈三卫的牧民,则按照大明的政策,打散,收编,划分草场,分配牛羊…… 自商周时期的北狄西戎,至后来的匈奴、东胡、鲜卑、突厥……以至于契丹、女真、蒙古,困扰中原民族三千年的北方边患,在太祖屡次北伐削弱北元的基础上,被永乐大帝凭借强横武力,终于彻底征服,大明疆域直抵北海,与奴儿干都司连成一片。 再往北……太冷了,去不得! 而就在六月底,就在朱棣率领明军像撵兔子一样撵的阿鲁台满草原逃窜的时候,在东方的日出之国,倭国本州岛,也迎来了一场开始改变倭国国运的战争。 倭国此时的的天皇乃是称光天皇,但上有后小松上皇,下有室町幕府的第四位将军足利义持把持朝政,外有南北长合并不久之后,因不满足利义满罔顾诺言,逃出京都,再次在吉野山区建立南朝的后龟山天皇,此时的倭国国内形势,堪称动荡。 此时大明领着朝鲜、琉球两个小弟也来此凑热闹。 大军乘着季风,绕过倭国本岛,在出云登陆,一日之内,尽败此地大名,三日后占据石见银山,此地的守护大名山名家望风而逃。 明军守护银山不出,朝鲜大军则倾巢而出,扫荡周边地区,兵锋直指京都。 朝鲜乃是倭国的死仇,在敌人的徒弟上,指望朝鲜大军遵纪守法那是不可能的,抢劫放火不过小儿科,劫掠之中但遇抵抗,动辄屠城。 室町幕府一日三惊,在后小松上皇的号召下,周围各大名麾下的军队,外加幕府军队,共同组成讨逆大军,西征侵略者。 张辅与郑和站在山顶上,表情轻松的观赏着山下正在发生的战争,或者也可以称其为屠杀。 以使用火枪的神机营对阵使用冷兵器的军队,就够欺负人的了,何况此时的倭国军队,称其为使用冷兵器,都有些言过其实了。 那些大名、武士等,使用的确实是铁制兵器,可那更多的“足轻”,拿的那是什么? 弓箭,箭头都是竹制的,竹枪,锄头…… 打起来也完全没有阵型可言,乌泱泱的往上冲,在火枪弹丸的打击下再乌泱泱的溃逃。 其与农夫有何区别? 张辅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封蜡封好的信来,撕开,抽出里面的一张临行前太孙私下里授予的命令查看起来。 太孙殿下有言,站稳脚跟后才能查看命令,且此令只限于他与郑和知晓。 张辅一向谨慎,此时却也觉得,打完这一仗,无论如何都能算得上站稳脚跟了吧? 张辅展开信纸,信纸上至写了两句话,却令张辅苦笑连连。 “太孙殿下真是,真是……唉!” 张辅苦笑着把密令递给郑和:“你自己看吧。” 郑和疑惑间接过信纸,凝神一看,不禁大惊失色。 却见上面写着两句话,却杀气腾腾。 “所俘倭国之民,男子五十以下尽数阉割,贬入奴籍,女子二十以下貌美者尽数船运至大明,余者至五十岁止,为奴婢;勿复议,此令阅后即焚。” 郑和同样苦笑的摇摇头,至于那些五十岁以上的会是什么下场,太孙殿下没说,但他已经猜到了。 明军,不养闲人呐!太孙殿下,好狠! “这倭国怎么惹着殿下了?此乃是亡国灭种的绝户计啊!唉!”张辅长叹口气,悠悠说道:“我若行此绝户计,有伤天和,怕是要祸及子孙啊!” 说吧,张辅也不复言语,只是用饱含深意的眼神瞧着郑和。 郑和顿时便看懂了,也听懂了!心中不禁大骂:你娘! 还有伤天和?你在交趾干的那遭烂事,早就把天和伤了八百遭了!还怕祸及子孙?还推到咱家身上?让咱家去干这腌臜事?咱家就不怕祸及……是,咱家是不怕,咱家本来就断子绝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