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马哈木献舞,瓦剌事毕-《诸天旅行从地下交通站开始》


    第(1/3)页

    软禁应天,孝陵献俘,这些算不得什么,不过是过的憋屈了些而已;

    在草原上修路、筑城、派驻军队,甚至吸纳牧民参加明军,这些也不过是一时得意,从古至今,如此做的还少吗?朔方城不也荒废了吗?便是现如今,明军早就已经如此做了,那开平、大宁,不都是位于长城外的重镇吗?

    朱棣要给每一家每一户瓦剌人分配草场,牛羊,这就是在掘瓦剌的根了!

    甚至,这不光是在掘瓦剌的根,鞑靼,兀良哈,谁也别想跑!

    自从被赶出了繁华中原,重新回到草原上的蒙古人再次捡回了老祖宗创下的千户制度,并发展的更深一层。

    平民阶级基本上已经消亡,剩下的,便是各部落的贵族,以及大量的农奴。

    蒙古部落,无论是瓦剌,还是鞑靼,抑或是兀良哈,或者其他的大大小小的部落,维系部落首领统治的,便是这种农奴制度。

    普通牧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生产资料,草场、牛羊,这些都是属于部落里的大小贵族的,普通牧民,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农奴——不过是比乌斯藏那边的农奴过得好一些,也更自有一些罢了。

    闲时,牧民们为贵族放牧,蓄养牛羊;战时,牧民们拿起弯刀,跨上战马,被大小贵族召集起来,听命于部落首领,或南下打草谷,或互相攻伐。

    当然,为了提高牧民的积极向,打仗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普通牧民抢掠得来的物资,是被允许留下部分的。

    但现在,明朝大皇帝要给每一户牧民分配草场牛羊,牧民们手里有了这些,谁还会为贵族卖命!

    大字不识的普通蒙古人,什么民族矛盾,怎比得上实实在在的十里草场,百头牛羊?

    马哈木甚至已经想象到那些牧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会有什么反应了!

    大皇帝万岁?天可汗?这些都是次要的吧?那些牧民,一旦有了自己的草场牛羊,怕是会豁出命来保住这些东西?

    瓦剌复国无望了!甚至,什么鞑靼,兀良哈,都得死!

    马哈木神色彻底灰败下来,朱棣斜眼瞧见他的脸色,心中暗笑不已,面上却依旧一脸慈悲,拉着马哈木往军阵中走:“看来顺宁王并不反对此事?那便如此定下了!走,朕要设酒宴庆贺顺宁王幡然醒悟!”

    “呵,呵。”马哈木张了张嘴,从喉咙里挤出一声惨笑,却终究没有说出什么反对的话,只得踉踉跄跄的跟上。

    反对?有用吗?马哈木已经身陷囹圄,还有什么资格反对?李煜摘下头盔,拉起懵懵懂懂不解其意的年轻也先,揽住他的肩膀,跟上前方的朱棣。

    这么损的主意,自然是李煜为老爷子出的。老爷子哪里懂得生产资料与生产关系的道理啊,无论是当燕王时还是当皇帝时,他屡次北征,靠的不过是一个字,莽!

    看哪个部落不顺眼了,或者看哪个部落近几年发展的强大了,便带着明军上去一顿揍!在草原上大玩平衡,施展的还是帝王手段,可惜治标不治本啊!

    等老爷子去了,换了一个宽仁的帝王,比如老爹,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对外和平,让草原得到喘息之机,总归有枭雄崛起,重新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的,比如,被揽住肩膀傻乎乎的完全没听懂老爷子话里藏着的刀锋的稚嫩也先!

    为了彻底断绝北方边患,李煜索性直接就把桌子掀了,什么阿鲁台,什么马哈木,什么脱鲁忽察尔,谁也别想好!

    都得死!

    在独立团当了几年参谋长,李煜还是学了不少东西的!

    依托明军强横的武力,配以道路,城池,驻军,集市,慢慢的彻底改变草原上的生产关系,使得原先草原上的大小部族,彻底分化为拥有生产资料且能凭借劳动养活自身的一户户家庭,再划分府县,派遣流官管理、教化,并允许牧民读书、科举、参军,与大明子民一般无二,至此草原牧民一盘散沙矣!

    以这次被俘虏的瓦剌人和长城外围早就投靠大明的多个部落为基础,自长城外开始,一边修路,筑城,安置牧民,大军不断出击,步步蚕食鞑靼和兀良哈的地盘,甚至此项“绝户计”也可以对奴儿干都司那边的建州、海西女真等部用一下嘛!

    奴儿干都司那边可是一片尚未开发的沃土啊!那黑土地,攥一把能攥出油来,哪怕现如今的粮种不行,完全开发之后所产出的粮食,也足够养活北六省了!

    农奴当家做主,有了自己的牛羊草场土地,日子能过得下去,就是委屈了原先的部落首领和大小贵族。

    不过那也没关系,这些贵族若是因此不满作乱,杀了便是。

    佛有慈悲心,亦有金刚相。

    大战收尾,一个个或有斩获的明军士卒驱赶着马匹,押解俘虏,回归本阵,除了率三千营衔尾追杀那些逃走的瓦剌勇士,并打算突袭北方几十里外瓦剌王庭牧民的朱高煦所部之外,明军便在这斡难河畔扎下营寨。

    战场上,倒毙的战马数不胜数,扎下营寨后,明军出动士卒,全数拖了回来,交予伙头军,剥皮,分割成大块,丢进行军锅,打上一桶斡难河里清冽的河水,撒上太孙盐,咕嘟嘟一锅炖上,士卒翘首以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