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官职表及主角官职说明-《三国之蜀汉崛起》


    第(2/3)页

    伏波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夏侯敦曾任此职。

    厉锋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洪曾任此职。

    中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武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荡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辽曾任此职。

    讨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王平曾任此职。

    灭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游击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折冲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虎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于禁曾任此职。

    平狄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合曾任此职。

    横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徐晃曾任此职。

    捕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典曾任此职。

    破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坚曾任此职。

    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飞曾任此职。

    讨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黄忠曾任此职。

    平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周泰曾任此职。

    扬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振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定曾任此职。

    奋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行此职。

    建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郭淮曾任此职。

    宣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睿曾任此职。

    讨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策曾任此职。

    立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德曾任此职。

    中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会曾任此职。

    振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礼曾任此职。

    扬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任此职。

    建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绥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蒋斌曾任此职。

    昭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冠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翊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镇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副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绥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仪曾任此职。

    抚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协曾任此职。

    建信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麋竺曾任此职。

    秉忠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乾曾任此职。

    昭德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简雍曾任此职。

    昭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伊籍曾任此职。

    怀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耽曾任此职。

    兴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辅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镇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魏延曾任此职。

    绥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瑜曾任此职。

    忠节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恢曾任此职。

    抚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嶷曾任此职。

    奉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姜维曾任此职。

    安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邓方曾任此职。

    威烈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扶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安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抚边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辅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绥南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全琮曾任此职。

    横江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鲁肃曾任此职。

    别部司马:

    军中司马,因领一营故称为别部司马。其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牙门将军(牙门将):

    赵云、魏延曾任牙门将军,位比杂号将军略低。曹丕于黄初年间也置牙门将,冠服与杂号将军同。后世以牙将为低级军官。

    偏将军:

    低级将军名号,高于裨将军。

    裨将军:

    最低一级将军名号。

    门下督、帐下督:

    蜀国将帅手下直属部队的低级将领。

    地方(兼幕府)官职

    刺史:

    汉朝因秦制,为“郡县制度”,并无州这一级行政级别。汉武帝时才开始设“刺史”一职,考量一州官员情况,但并非是该州的最高行政官员(秩六百石,仅仅是低级官员。当时县令的俸禄是千石)。原为丞相史,驾车巡查全州,以六条察问郡县,考量各地官员业绩,年终回京师上报,朝廷以此作为各地方官员升贬的依据,故全称为“刺某州史”。后来刺史的官职渐大,在各州也设“刺史治”作为办公地(相当于省会),而不需要四处走动了,但与各太守之间,仍然没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

    州牧:

    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汉天子听从刘焉建议,改刺史为州牧,真正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州也因此真正成为了郡之上一级的行政单位。三国时,不再有州牧之职,而常以都督兼任刺史之职,并加将军之号,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权力极大。

    司隶校尉:

    掌纠察京师百官及其京畿各郡,相当于州刺史。三国时,司隶校尉所辖区域(相当于直辖市)改称为司州。

    太守:

    郡级最高长官,亦称郡守。

    国相:

    侯国是和郡平级的地方行政级别,国相位同太守。比如曹操曾任济南相,鲍信曾任济北相。

    都尉(郡尉):

    属国是和郡平级的地方行政级别,位于边境。都尉的职权略同于太守,由于位于边境,故往往由武官担任,品秩略低于太守。

    京兆尹:

    主京都(相当于首都市长)。

    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