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局势恶化-《1900袁氏帝国》
第(3/3)页
这诏书也不知是朝中哪个腐儒执笔,写得也算义正言辞慷慨激昂,文采着实不错,但在这中外实力如此悬殊的现实面前,无异于满篇胡言,徒惹人笑耳!
“勤王!勤王!”袁世凯仍旧心气难平,“我也想!可就凭新军这万把人,还不够塞洋人牙缝的。”
袁克定这才注意到,文书上还有另一份诏书,是要袁世凯即刻带兵进京勤王。
小站练兵之时,袁世凯兵不过数千,后来逐渐扩充到上万人,编为武卫右军。来到山东后,袁世凯又吞并本地旧军,现在拥兵19000余人。虽然人数不算太多,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当时中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即使碰上列强的军队也有一战之力。
但在清末的中国,官员的权位和手中的军队是息息相关的,手中的兵力越多越强,地位便越高越稳固!袁世凯个人野心极大,在这必败的结果下,他是断然不会将手中这攥取权力的本钱送到北京去赔得干干净净,何况这样还会将洋人得罪到死!
先前,袁世凯迫于荣禄的压力,已经派炮营管带张怀芝带数十门克虏伯大炮入京,这回还在心痛呢!
“父亲大人万万不可带兵进京!”袁克定早听说袁世凯正和南方的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人在秘密串联,搞什么东南互保,是断然不肯去北京送死的,于是关上书房的门,压低声音道:“这场大战国朝必败,父亲去了也于事无补,徒增万余冤魂而已,于国家朝廷并无半点益处,相反还会激怒洋人,在将来议和时提出更过分的条件,于国有大害!”
袁世凯本就不想去送死,但他对国家和朝廷还有那么一点忠义之心,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这时见袁克定给了他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心中确实高兴,但他喜怒不形于色,表面上仍冷冷道:“可朝廷已明发上瑜,如抗旨不尊有违臣节啊!”
袁克定建议道:“上瑜上并未言明一定要父亲亲自领兵,可命登州总兵夏辛酉率本部兵马先行进京以正视听,夏也是当世名将,别人必无话可说。然后让在京师的徐叔代为周旋,就说山东离不开父亲,以求朝廷收回成命!”
袁世凯一惊,这正是他心中所想的应对方略,不过才打好腹稿尚未和手下人商议,这儿子如何得知?是父子连心,还是在自己的悉心教导下终于开窍,与自己不谋而合?
袁世凯人前老说袁克定不长进,不是干大事的料,但实际上对这个长子还是挺看重的,否则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也不会被袁克定用一张假报纸忽悠得去当皇帝,最后身败名裂。
袁克定的建议更坚定了袁世凯的想法,次日他便下令登州总兵夏辛酉带手下六营兵马入京勤王,这夏辛酉虽是名将,但并非袁世凯嫡系,所部也都是收编的旧军,就是有所损失甚至全军覆没袁世凯也不会太心痛;又让在京的亲信徐世昌结好荣禄,说山东防务吃紧,武卫右军兵力不足无法抽调更多的兵马北上,终于使朝廷收回成命,从而免于一劫保存了实力。庚子国变之后,北方各军受八国联军打击大都一蹶不振,袁世凯成为中国唯一的军事强人。
此时袁克定再次提出由自己组建侦查队随夏辛酉军一起北上,袁世凯犹豫再三,终于是同意了。
第(3/3)页